超市里有各種各樣的跟“奶”和“乳”有關的食品,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這里面有的是“乳制品”,有的則只是“乳飲料”。前者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幫我們補充蛋白質和鈣,而后者只能是偶爾調劑一下我們的味覺,過量飲用則可能會造成齲齒、超重或肥胖的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區分呢?
通過包裝
3步辨別乳飲料
1.看產品類型/食品類別
許多產品在正面寫著較明顯的某某奶/牛奶,但其實在你注意不到的地方用相對較小較輕的字體寫著某某飲料/飲品。一般情況下其產品類型會在配料表之前標明。
2.看配料
按法規要求,配料表是按照原料的含量從大到小排列的。也就是排在配料表首位的是含量最多的原料。牛奶、酸奶或復原乳的配料表首位一般是牛乳或乳粉,而乳飲料配料表首位則是水。
3.看營養標簽
一般我們推薦購買蛋白質含量3.0g/100ml以上的牛奶,而大多數乳飲料的蛋白質含量都不足1.0g/100ml。
如果牛奶后加了“飲品”“飲料”,一般都不太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將其作為蛋白質和鈣的乳制品補充來飲用,除了蛋白質的含量不足以外,大部分的“飲品”或“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添加糖,攝入過多可能會造成齲齒、超重或肥胖的問題。
本文摘自《北京青年報》